第二天,陆闻江陪着闻金凤去看房子,闻金凤越看越满意。
临街,人来人往,不愁生意。走七八分钟路就是学校,家里两个高中生上下学方便。
店铺宽四米进深有个十二米,可以隔成三个房间。前面卖卤味;中间一家人吃饭用,晚上还能睡个人,省得半夜被人撬了门搬光东西都不知道;后面当厨房。后门那块空地上搭个卫生间,再搭个棚子堆煤炭杂物。
看完了开始搬家。
陆家人多还都是壮劳力,一天功夫便把家搬好。
搬家容易,开店不易。
店铺要简单装修一番,还要办各种证件,再挑个好日子开张。
闻金凤不舍得停掉卤味生意,于是把开店的事派给最闲的老五,小六打下手。
至于老三,这不大病初愈嘛,又难得在家,得抓紧时间培养感情。
陆闻江陪着唐嘉霖去买参考资料。
新华书店很热闹,不少人席地而坐津津有味地看着书,走在过道里得小心别踩到沉迷书乡的人。
唐嘉霖仔细看了看,多是在看小说连环画。依稀有印象,原主偶尔也会约上同学来书店蹭书看。娱乐匮乏的时代,阅读是很多人的首选消遣。
她翻了几本,说实话不如后世精彩,最后买了六本参考书六套模拟卷,还买了一盒笔,一沓笔记本。
收银台前,两人同时拿出了钱。
陆闻江语带笑意:“我来吧。”
唐嘉霖从善如流:“那我请你吃饭。”
陆闻江笑着说好,把钱付了,问:“旁边是百货商场,要不要去转转?”
唐嘉霖欣然:“好啊。”
百货商场只是一幢五层高楼,胜在占地广。里面店铺林立,包罗衣食住行。
小县城尚未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国营百货依然如日中天,里面人流如织。
兴致高昂的唐嘉霖从一楼慢慢往上逛,感受了一把这个时代的物价。
单看价格,真便宜。
和工资一比,真贵。
“嘉霖,嘉霖。”
唐嘉霖循声看过去,就见护肤品柜台后面的丁美芸在招手,才想起她是这里的售货员。
丁美芸见她两手空空,揶揄:“别给老三省钱,他在部队开销少,工资可攒了不少。”
唐嘉霖笑:“美芸姐你现在调到这来了?”
“是啊。领导去港城考察回来,搞什么改革,要我们轮岗找最适合的岗位,”说起这个,丁美芸一肚子苦水,“还要我们把顾客当上帝,必须时刻保持微笑,被抓到就扣钱,一次五毛呢。笑得我脸都僵了,我又不是买笑的。”
唐嘉霖不厚道地想笑。
之前的售货员可牛了,计划经济时代,商品供不应求,想买到好东西,顾客得求着哄着售货员。售货员属于金饭碗,比公务员还吃香。
可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国营百货的地位岌岌可危。这家商场的领导层还算有先见之明,没等到门可罗雀才开始改革。
唐嘉霖说:“外面的店一天比一天多,大家都在比价格比质量比服务态度。”
丁美芸埋怨:“讨厌死了,风气就是被他们带坏的。”
作为受益的消费者,唐嘉霖实在无法同情,遂笑而不语。
丁美芸也没抱怨个不停,转而道:“要不要买点护肤品,姑娘家得对自己好一点,脸上的钱可不能省。”
这点唐嘉霖同意,原身是个糙妹子,洗脸靠清水,偶尔打香皂,冬天才抹点儿童面霜,一身细白皮全靠天生丽质难自弃。
“我想看看那个百雀羚雪花膏。”
只认识这个牌子,能活到三十年后,还成为国货里的顶流,应该有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