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伟叹气道:“海哥啊,不下乡我是真没想到啊,你们县要比我想象中的更穷。我现在都怀疑,这要是把一个亿砸进去,到底能不能像你说的那样,掀起一场经济浪潮,恐怕连个水花都看不见吧?”
王海早就料到夏伟见了这样的市场环境,肯定会有一丝胆怯,呵呵笑道:”你就听哥一句话,华国人从来不缺乏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人口如此众多,竞争异常激烈,多少大风大浪不照样挺过来了吗?不要怕,我们华国不是有句古话吗?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你要相信,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咱们华国人的勤劳智慧,那可是无限的,当年父辈们一穷二白都不怕,现在咱们面前这点小风小浪,还不至于让我们害怕。”
“呵呵……”夏伟不再说话,用沉默代替了一切。
既然想要证明自己,王海可算是给了他一个很大的平台,要是真能带动一方经济,这份辉煌的战绩,不得被他吹上一辈子?
人不怕穷,最怕的就是没有志气没有理想,那才是人生当中杀人不见血的刀,就好比米国那么强大的国家,在大萧条时期,华尔街头的那些行尸走肉,已然深深印入了全世界人民的脑海。
可是你什么时候见过,在华国的城市里,哪里出现过满街的流浪汉和跳楼者?
面对再大的困难,公众媒体上照样正能量满满,学校的孩子们照样生龙活虎,节假日的旅游景区照样人满为患。
这就是最具象化的现实,华国人民是打不垮的!
一行人来到西关镇政府大院,见到了镇党委书记赵明河。
赵明河是个四十五岁的中青干部,面容白净微胖,戴着黑框眼镜,看上去有一些书生气,不过举手投足都很干练,就算有着赵会来的关系,但从表面上看,仍显得十分平易近人。
“夏总啊,你能来我们西关镇考察,是我们镇政府的荣幸,我们全镇八万百姓,可都盼着你们呢,欢迎欢迎!”
和王海刘为民等人握了手之后,赵明河握着夏伟的手,显得十分激动。
一行人在城关镇的走马观花,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赵明河的耳朵里,赵明河快速部署,调整了思路,决定把夏伟作为此次考察团的核心人物来对待。
在赵明河看来,有时候争第一可并不是什么好事,考察团的目的是考察,而不是做决定,就像你去商场买衣服一样,进的第一家商铺,肯定不会当场就买件衣服回去,那不得转转看看,等所有家都看过了,才会决定去买。
投资也是如此,道理是相通的。
再加上赵明河还给考察团每人都准备了一份礼物,花费并不多,但可以保证每个人都喜欢。
就是一套精美的茶具,号称是特地从瓷都购置的一批招待专用伴手礼,人人有份,就连跟着的郑璐和王强,也大方地每人送了一套。
这套说辞其实也就听听算了,但礼物想不拿都不行,他们就怕考察团打闪电战,一下车谈话的工夫,就已经让人提着大包小包,给每辆车按人头硬塞了进去。
上车后王海打开了一套茶具看了看,上面还专门印有西关镇的字样,苦笑着摇头道:“我估计啊,在赵镇长的办公室,放了不下一百套定制茶具。”
夏伟见怪不怪道:“这还用说,看来这个赵镇长的确有两把刷子,以为这样能够给我们增加印象,也好收了他这份人情。”
说着又看向王海:“但我觉得,你的目的还不是这里,现在可以告诉我你的打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