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
李承乾大步走过来,一脸兴奋,压低声音说:
“好久不见,可把我想死了!”
自从苏策入朝后,两人因为朝堂事务太忙,好久都没这么畅快地聊过了。
李世民轻轻咳了一声,不动声色地站到两人中间,斜眼瞟了瞟苏策,眼神里既有威严又带着点随性:“带路。”
这次出行,李世民心情特别好,带了好多皇子皇女,除了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吴王李恪、长乐公主李丽质,还有好几位一起出游。
暗处,训练有素的金吾卫和羽林军已经悄悄布好了天罗地网,确保圣驾安全。
一走进灯会,李丽质眼前一亮。一座巨大的彩灯门楼立在眼前,气势恢宏,雕梁画栋,飞檐斗拱间尽显大唐盛世的气派。
“曲江灯会”四个大字,是名家手笔,苍劲有力,在灯光下格外耀眼,感觉都能把夜空照亮。
门楼两侧的青龙白虎彩灯栩栩如生,张牙舞爪的,龙须虎须随风飘动,就像下一秒要冲破天空,直飞九霄。
李世民抬头看了看,心里暗暗点头,对这灯会布置挺满意。
同时,他不自觉地吸了吸鼻子,闻到了夜市传来的美食香味。
他特意饿着肚子,就等着在这元宵夜,好好尝尝长安夜市的各种美食。
李泰却没心思欣赏风景,眉头皱得紧紧的,像个解不开的疙瘩,跟在父亲身后。
他的目光像两把刀子,时不时落在苏策和长乐公主身上,满是戒备。
以前在御前议事,凭借自己的才学谋略,他总能压李承乾一头,在父皇面前出尽风头。
可自从苏策入朝,情况就变了。
尤其是今天下午,父皇单独召见李承乾好长时间,这让他心里的不安越来越强烈,暗暗把这一切都怪到苏策头上,觉得是苏策打破了原来的平衡。
李承乾可没注意到弟弟的眼神,美滋滋地走在苏策左边,一路上跟苏策分享朝堂趣事、宫里秘闻。
右边的李丽质被各式各样的彩灯吸引住了,一会儿停下来看绘着《兰亭集序》的宫灯,那细腻的笔触、精妙的构图,让她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王羲之挥毫泼墨的样子;
一会儿又被憨态可掬的狻猊彩灯逗得捂嘴笑,那彩灯做得太逼真了,狻猊的每一根毛发、每一个神态都活灵活现。
这些别致的彩灯,都是苏策特意让人做的,从构思到成型,每个环节他都亲自把关,就为了博佳人一笑。
“苏大人,这是什么呀?”李丽质伸出玉指,指着一个黑白相间的彩灯,眼里满是好奇。
“这是蜀道山里的熊猫,也叫白罴、食铁兽,传说以前是蚩尤的坐骑。”
苏策耐心地解释,眼神里带着几分宠溺。
“原来是这样,太可爱了!”李丽质眼睛亮晶晶的,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充满了好奇。
“公主见多识广,真让在下佩服。”苏策由衷地夸赞道。
李丽质脸一下子红了,像天边的晚霞,害羞地说:“苏大人过奖了。”
前面的李世民听着两人的对话,眉头直跳,突然大声喊道:“苏策,过来!”
“陛下有什么吩咐?”苏策赶紧走上前,恭敬地问道。
“朕饿了,夜市在哪儿?”
李世民摸了摸肚子,一点也不掩饰自己对美食的渴望。
“就在灯会里面,芙蓉园旁边。”苏策如实回答。
“你陪他们接着逛,朕自己去。”
李世民可不想在晚辈面前暴露自己贪吃的一面,没等苏策回答,就快步走了,身后传来一串爽朗的笑声。
看着皇帝远去的背影,苏策心里暗喜,机会好像来了。
可一转头,看到李泰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李承乾还在滔滔不绝地说着,李恪又紧紧挨着李丽质,时不时和她聊几句,他又犯愁了,心里琢磨着:“怎么才能把这三个人支开,和公主单独待一会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