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刚过,晨曦微露,金色的光芒尚未完全驱散长安的薄雾,太极殿前的广场已是肃穆庄严。
文武百官身着朝服,鱼贯而入,脚步声在空旷的殿前广场上回响,带着几分沉闷。
今日的朝堂,气氛格外凝重。
户部侍郎方羽被构陷贪腐一案,虽在大理寺审讯中出现波折,但并未盖棺定论。
弹劾的奏章依旧压在御前,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息。
崔文远站在文官队列中,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得意。
他与几位相熟的言官交换着眼神,目光偶尔扫过队列前方不远处的方羽,带着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
在他看来,方羽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虽说昨日大理寺审讯时那厮似乎找到些许说辞,但在王相与御史台诸公面前,终究是螳臂当车,不过是垂死挣扎的伎俩,根本动摇不了大局。
只要今日御史台的同僚再加一把火,皇帝陛下定会下旨严惩。
朝会开始,依循惯例处理了几件政务后,气氛陡然一紧。
一名与崔文远交好的御史大夫出列,手持笏板,声音洪亮,却带着几分刻意的义愤填膺:“启奏陛下!臣有事启奏!”
御座之上,李隆基龙眸微抬,淡淡道:“准奏。”
那御史朗声道:“臣再劾户部侍郎方羽!其贪赃枉法,证据虽遭狡辩,然疑点重重,人证亦在!此等蠹虫不除,何以肃清吏治?何以告慰天下?恳请陛下明断,将方羽革职查办,以儆效尤!”
话音落下,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若有若无地投向了方羽。
不少与王德忠派系亲近的官员,脸上露出了赞同的神色。
崔文远更是挺了挺胸膛,准备迎接胜利的到来。
然而,就在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方羽,却突然向前一步,从队列中走了出来。
他身姿挺拔如松,面色平静无波,手中同样捧着一卷奏章。
“臣,户部侍郎方羽,亦有本奏!”
他的声音清晰而沉稳,不高不低,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崔文远脸上的得意笑容僵住了,心中陡然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李隆基看着方羽,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兴趣:“哦?方爱卿有何事启奏?”
方羽双手高举奏章,朗声说道,每一个字都如同惊雷般在太极殿内炸响:
“臣!弹劾中书舍人崔文远,结党营私,倾陷忠良,伪造文书,罗织罪名,欲置臣于万劫不复之境地!”
“轰!”
此言一出,朝堂哗然,惊愕之声四起,众臣目光齐刷刷在两人间转动。
满朝文武无不骇然变色,惊愕地看着方羽,又猛地转向崔文远。
只见崔文远脸色煞白如纸,嘴唇哆嗦着,手指着方羽,你了半天,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额头上瞬间布满了冷汗。
剧情的惊天逆转,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方羽!你……你血口喷人!污蔑朝廷命官!”崔文远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却尖锐得变了调,充满了惊慌失措。
方羽根本不理会他的叫嚣,只是将目光投向御座,语气坚定:“陛下,臣有人证物证,足以证明崔文远构陷之罪!”
他顿了顿,继续道:“伪造臣笔迹账册之书生赵有德,现已于殿外等候陛下传唤!其已供认,乃受崔文远一百两白银收买,并受其威逼利诱,伪造了证物!”
“此外,臣已查明,大理寺收押的那几名诬告臣的所谓‘货商’,亦是崔文远事先收买。昨日午后,崔府管家亲信携带信物与银两,试图接触其中一名人证,意图封口,已被臣部属当场擒获,人赃并获!”
方羽声音平稳,条理清晰地将证据一一列出,随即双手呈上奏章:“此乃伪造账册之分析勘验结果,以及相关人证供状、物证清单,请陛下御览!”
内侍连忙上前,接过奏章,恭敬地呈递到龙案之上。
李隆基拿起奏章,迅速展开阅览。
随着目光的移动,他原本还算平静的脸色逐渐变得冰冷,眉头越皱越紧,最后龙目之中已是寒光闪烁,隐隐有怒意升腾。
崔文远看着皇帝的神情变化,只觉得天旋地转,浑身冰凉,双腿抖得如同筛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