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紫晴虽然对秦钟的行为也很生气,可是她没有多说什么。
在秦钟第一次拿到一百石大米的时候,她便带着帅大叔来到了那家米店。
米店的伙计正与店老板抱怨刚刚骗走大米的秦钟。
“那人真是武阳侯府的秦将军?”
“应该是。”
“那他会不会真的没带钱?”
店老板叹了一口气,“也许真的没带钱,但他看着太没诚意了。”
“没诚意?”伙计有些不能理解。
店老板道,“他若真想替边关将士赊账买粮食,却连信物也不愿给,只让我去京城武阳侯府取钱。这不是很可笑吗?”
“我记得,曾经秦老将军和秦大将军驻守边关时,那才真是一心为民。即便需要赊账,也一定会奉上随身信物,以表诚意。”
“我并非想得到他的信物,我就是对他那态度很不满。”
伙计不解,“既然不满,为什么还送出那么多粮食?”
“那些粮食是给边关将士的一点小心意。”店老板道,“虽然很少,但真的只是心意。再多我也拿不出啊。”
他可是小本经营,不是沈家那种富可敌国的商人。
“老板,你真是好心人!”一个轻柔的女声出现在店门口。
店老板和伙计一回头便瞧见了一名貌美而清秀的小姑娘。她的身后还有一名中年男子。
“两位是来买米的?”有客人上门,店老板和伙计急忙迎上前。
此时进店的正是苏紫晴和帅大叔。
苏紫晴对着店老板微微一笑,“我来是替刚才那个秦将军付买米钱。老板对边关将士的心意,边关将士自然感激不尽。但不能因此让老板亏钱。”
店老板一怔,显然没料到苏紫晴要付买米钱。
莫非这位姑娘和刚才那位将军是相识?
“姑娘认识刚才那位秦将军?”
“不认识。”苏紫晴不想让人知道她认得这么一个丢人的家伙。
“武阳侯府的人绝对不会这么做。所以,我把钱付给老板,也算是替武阳侯府挽回点颜面。”
“姑娘既然不认识那人,何必替他付钱。”店家不能理解苏紫晴的做法,“何况,那些大米也算是小的为边关将士们尽的一点儿心意。”
“老板的心意,我会帮忙转告将士们,但我也说了,不该让老板亏钱。”苏紫晴在桌上放了一张三百两的银票,然后转身离开。
店老板怔怔地盯着那张银票,好半晌才反应过来,只是那位姑娘与男子已经离开。
“那位姑娘说她会帮忙转告边关的将士们?”店老板看向伙计,以确认自己没听错。
伙计点点头,“她是这么说的。”
“所以,那位姑娘认识边关的将士?”
“应该是。”
“那位姑娘是什么人?”
出手如此大方。
而且看着十分贵气。
店老板最终还是想不出苏紫晴的身份。
毕竟他这种住在小城镇的小百姓,见的人并不多。
算了,不想了,反正他如今丝毫没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