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不再依赖预设的理论框架去筛选数据?”
尹翔询问道。
“没错。”
楚衍的眼中闪烁着某种狂热。
“传统的研究流程是,先有理论,再设计实验去验证。”
“但我们的新体系要反过来,先记录一切,再让数据自己告诉我们真相。”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兴奋。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大家的讨论逐渐深入。
茶杯里的水续了又续,窗外的日影也从西斜到彻底沉没。
“现有的对撞机数据分析,99%的计算资源都用在拟合理论预期上。”
“但如果我们把算力全部投入到无预设分析呢?”
楚衍调出一组LHC的数据流图表。
“那样会得到海量的噪声数据。”
钱院士皱眉。
“噪声?”
“当年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被发现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也以为他们接收到的只是天线噪声。”
楚衍笑了。
“如果,我是说如果。”
“我们真的发现了无法用现有理论解释的现象,物理学界会接受吗?”
李院士挠了挠头。
“李院士,当年'两弹一星'时,国际社会相信华夏能独立搞出原子弹吗?”
楚衍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反问。
“好小子!你是想说,真理不需要别人认可,只需要我们自己坚信?”
李院士先是一愣,随后哈哈大笑,笑声中却带着某种沧桑。
“不。”
“我是想说,当我们的对撞机数据足够颠覆性时,全世界将不得不接受,就像他们最终不得不接受华夏的航天成就一样。”
楚衍摇头。
尹翔若有所思。
“华夏的科研,将不再做信息的接收者,而要成为宇宙真相的第一观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