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满屋子都是自己人,说说吧,你到底有几分把握?”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靠在窗边的楚衍。
“想法多得快装不下了。”
“就是怕文笔跟不上思路,所以打算先按剧本格式把框架搭起来,再进行润色。”
楚衍自嘲地笑了笑。
“既然如此,不妨先透露些核心概念?”
徐首好奇询问道。
“故事从一次常规的深空探测任务开始。”
“一支由科研人员和宇航员组成的小队,在距离地球200光年的星域发现了异常的引力波动。”
“当他们冒险靠近,却发现那是个被扭曲的时空节点。”
“一个形似克莱因瓶的透明结构,正以违反物理定律的方式吞噬着周围的星辰。”
“更诡异的是,这个时空节点里不断传出重复的电码,破译后只有三个数字,3,14,15926。”
楚衍的声音陡然压低。
“这是圆周率?”
赖远轻敲笔记本。
“准确地说,是被截断的圆周率。”
“当队员们试图解析这个数字的含义,随队的量子物理学家突然发现,他们的脑电波频率与时空节点产生了共振。”
“而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他们在仪器里,看到了来自未来的自己。”
楚衍说道。
“然后呢?”
祁远不自觉地前倾身体。
“然后的部分还在完善。”
“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场星际冒险的真相,将彻底颠覆人类对时间,空间,乃至生命本质的认知。”
楚衍早就已经将这件事情给计划好了。
“这个创意值得赌一把。”
徐首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科研原理的部分交给中科院的顾问团,故事架构就按你的思路来。”
赖远也连连点头。
“听上去太超前了,观众能接受吗?”
祁远却仍有些担忧。
“正因为超前,才足够震撼。”
“就像当年《星际穿越》把五维空间的概念搬上大银幕,一开始不也被质疑?”
“但最终,它成了科幻电影的里程碑。”
楚衍坚定道。
文化创新部的两位领导对视一眼,同时点头。
“权限的事你不用担心,中科院的资料库,航天部门的影像素材,只要对剧本有帮助,全部开放。”
徐首合上笔记本。
事情敲定后,祁远送走了两位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