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就问了一个问题:野生动物出了问题或者野生动物伤人了算谁的?
最终只能另外选址。
可见在有些城市选址是很难的。
工业用地是很多,但也要考虑土地性质、土地用途、建筑规划和未来发展。
所以别的地方林远不担心,但帝都是真让林远头疼。
好在毕翰宇大包大揽的承担下这个任务:“选址你别管,地方我们给你们定,你们负责出钱承建就行。”
“军部和地方政府也会补贴你们一部分,但要求就是必须足够大。”
“你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现在,还有未来你们可能出现的我们可能采购的其他机型。”
“甚至极端情况下要承担部分战备仓库的职责。”
听他这么说,林远默默点头。
前世的时候林远听说过一则趣闻:
五大战区的职责要求就是能在不接受其他战区支援的情况下,要求本战区能独立打穿这个方向所面对的所有敌人。
现在看来林远觉得这个趣闻好像有些道理。
每个战区范围内建设单独的售后维护中心,并且承担战备仓库职责,选址还是各个战区范围内防守最严密的机关驻地。
这么看的话,还真挺符合的。
“行,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就没什么问题了,等你们消息就行。”
见事情要谈完,林远就准备起身告辞。
但手疾眼快的毕翰宇一把拉住了林远:“不着急,还有其他事情。”
林远重新坐下,疑惑的看向毕翰宇。
毕翰宇身后一个军人上前递给林远一个文件夹。
林远一打开,又是一堆照片掉在桌上。
不过这次的照片有所不同,不是之前那种血淋淋的现场照片,而是来自于天上的卫星照片和远距离的广角镜头拍摄照片。
林远一张张的翻阅,一开始还没看出点名头,但看到后面他就看懂了。
是前两年发生在华国和印度边境的帐篷对峙事件的照片。
照片上的时间也有明确标注,从2013年4月开始,持续了20多天。
“前两年发生的事情,上过新闻。”
林远把照片装回文件袋还了回去,同时说了一句不带任何倾向的事实。
给林远递文件的军人收回文件袋,并且面容严肃的说道:“自从那次对峙之后,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
“最主要的就是后勤补给问题,太困难了。”
“高原地区运输本来就是一个挑战,而且天气变化无常,常规的直升机物资运送补给很难。”
“我们需要一种手段,能把物资补给送上去。”
“无论是枪支弹药,还是食品药品、防寒生活物资等等,都要送。”
“并且不是小规模的送,我们的要求就是大规模成建制无视任何情况的稳定运输。”
话说到这里,毕翰宇拉住林远的目的已经不言而喻。
林远右手敲着桌子,不停的思考起来。
常规物资运送不难,真正难的是刚才那个军人提出的三个要求:
大规模、成建制、无视任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