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于家翟家反正就是那仨,也进入了年前的准备状态。
有人说地方越小越穷,年味儿越稠越浓,对于重生后第一次春节,翟达也是饶有兴趣。
在卢薇的辅助下,贴了对联。
在窗上粘上于晓丽亲手剪得的窗花,据说是从外婆在世时手把手教的,可惜于女士学艺不精,就会剪两种。
一个“春”,一个“囍”。
三人一人一条围裙,一副口罩,将三毛小区的家打扫的干干净净,连洗手间的地砖缝,都用旧牙刷撸了一遍。
哪怕开春后于女士就打算买个新房,但这里也依然是家的唯一的符号。
至于和卢薇的感情,这段时间只能说是沉浸在温柔中,每天尝试各种“新口味小木头”。
当然,因为于晓丽的存在,没有什么巨大突破。
对此翟达并不着急。
早已经是确定的形影不离,翟达若是心急,又何必等到此时?
是哈城的床不软么?还是哈城的暖气不暖?
老妈在身边,没必要猴急,相反翟达还觉得应该珍惜这段独特的时光。
等回了哈城,有的是机会“巨大突破”。
日子一天天过去。
东阳县的年味儿也越来越足,走到哪里都有卖年货的大喇叭,最热闹的是烟花爆竹摊位。
哪怕是09年,大城市也开始管控烟花了,但小县城却随便放。
翟达预算充足,大手一挥,从最贵的“万春来贺”就来了两,剩下的也没少拿,属于报复性消费了。
另外楚翔作为乌托邦里组织活动的一把好手,还真的成功撺掇了一个除夕夜的“第二场”。
所有人约定,等到各家年夜饭结束后,一起去洛川路99号。
楚翔已经联络了一家春节营业的火锅店,那边能把桌子、炉子、锅子、料子都准备好,一起送过去。
随着准备越来越充分,每个人都对那一天充满了期待,势要一直熬到天亮,把酒言欢
1月25号,大年三十,除夕。
上午,一家三口拎着大包小包,哼哧哼哧的来到了东阳县公墓。
翟达最累,大箱子“万春来贺”被一路抱到了公墓山腰,箱子上还放着五千响的大盘子鞭炮。
加起来三十多公斤了,饶是翟达体力久经考验,也是浑身冒汗。
半路上,翟达甚至偷偷带上了【极限护腕】,好利用“阳光下强化氧合”的效果喘口气。
对于扫墓,各地的规矩都不太一样。
有些是年前,有些是年后,但春节这样重要的节日,对亲人的祭拜会迎来高峰是肯定的。
无论是形式化的家庭活动,还是真的有思念诉说,与夏天来的时候完全不同。
那日烈日当空,寥寥无几。
今日冷风萧瑟,摩肩擦踵。
只是人一多,垃圾就多,墓园人手不足,许多祭祀痕迹都来不及收拾,乱糟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