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徐青,我不过是一枚车前卒子。”
nbsp;nbsp;nbsp;nbsp;不要怪她。
nbsp;nbsp;nbsp;nbsp;天上飘起丝丝缕缕的细雨,担心打湿了画,桓昭把宣纸往里挪了挪,复又全神贯注地运起笔来。
nbsp;nbsp;nbsp;nbsp;眉如远山,眼若秋波。
nbsp;nbsp;nbsp;nbsp;桓燕以杏眼为美,可桓昭早忘了他照着镜子左比右对、苦恼自己眼睛不够圆不够亮的时候,满心只觉得邹黎那双凤眼天下第一,除了母王和长姐,九州再也无人能及。
nbsp;nbsp;nbsp;nbsp;姐姐不笑时一双眉眼总有些沉郁,桓昭甜蜜叹气,下月再见,他可要好好想几个法子哄姐姐开心。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三月十七日,邹黎正午才从宫中离开,两个时辰之后,悬影司众使便闯入数十扇府门,那些涉案的官员均是连句话也来不及说,便被拘索着扔进牢狱。
nbsp;nbsp;nbsp;nbsp;“这案子办的也太儿戏!”
nbsp;nbsp;nbsp;nbsp;茶楼里,有人拍案而起愤慨不平:“百余官员,全族身家性命,要活要死,竟然都看她邹大督领的脸色?!”
nbsp;nbsp;nbsp;nbsp;又是这种穷酸文人,茶楼掌柜暗暗翻了个白眼,不敢当街告状,反而来她这小店摆出谱来忧国忧民。
nbsp;nbsp;nbsp;nbsp;心疼她那几吊钱换来的实木桌面,装作嗓子不适咳了两声,掌柜抛给小二一个眼色。
nbsp;nbsp;nbsp;nbsp;机灵的跑腿必得眼观六路,领悟掌柜不好明说的意思,捧了一小碟干果,茶小二连忙过去点头哈腰地陪笑:“这位客官,咱们这儿是消闲的地方,您还是莫谈国事,莫谈国事。”
nbsp;nbsp;nbsp;nbsp;要说最近也真是稀奇,小二一边上茶一边纳罕,客人来茶楼里骂东骂西本不少见,茶楼嘛,消磨时间的地方,这人一闲下来,可不就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么?
nbsp;nbsp;nbsp;nbsp;但一连四五天,日日都有人拍胳膊拍腿地痛骂“邹督领”,这可就不大寻常了。
nbsp;nbsp;nbsp;nbsp;更不寻常的是,好几波人文绉绉地边饮茶边叹气,说什么“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大部分词句用得还挺高雅,小二头一次听见时险些没闹明白正反话。
nbsp;nbsp;nbsp;nbsp;还是掌柜消息灵通,没过几天便打听清楚了来龙去脉。
nbsp;nbsp;nbsp;nbsp;似乎这姓邹的督领在朝中是个大官,又在不久前接了皇帝娘娘的任命,去了一个叫铁密台的地方办案。
nbsp;nbsp;nbsp;nbsp;办案就办吧,这铁密台是个小地方,平常压根不起眼的一个穷县,全凭周围有矿产、当地能生产铁器才被朝廷额外看重。可就是这么个地方,竟然有官贪了一百二十万两白银!
nbsp;nbsp;nbsp;nbsp;五两白银就够买她的命了,茶小二听了直咂舌,全茶楼的桌子加起来也卖不了十吊钱,那当官的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居然敢搂走一百二十万两雪花银。
nbsp;nbsp;nbsp;nbsp;何况这钱里有不少是倒卖铁器赚的,掌柜啧啧。
nbsp;nbsp;nbsp;nbsp;铁器?茶小二再没读过书也知道,盐铁都是官大人把持着的东西,普通人轻易可是碰不得的,村里乡下,谁家要是有个铁锄头,那都算是个殷实的小富户。
nbsp;nbsp;nbsp;nbsp;所以才说呢,掌柜停下手里的长珠算盘,闹出了这样大的乱子,姓邹的督领就带着亲信去查。结果一审可了不得,犯下如此大罪的竟是一个官位只有芝麻大的县丞!
nbsp;nbsp;nbsp;nbsp;明眼人一看都知道有猫腻的事情,邹督领当然不肯轻易放过,这便顺藤摸瓜一查到底,结果查着查着竟然牵扯到朝中要员,仿佛是个声势显赫的阁姥。
nbsp;nbsp;nbsp;nbsp;听说皇帝娘娘看了奏报勃然大怒,摔了笔墨砚台,下令彻查到底,有一个算一个,通通抓起来不准姑息。
nbsp;nbsp;nbsp;nbsp;这一下可让邹督领腰杆撑得笔直,动手动越发干脆,悬影司抄办到现在,几乎天天有人被拉去下狱,几个情节严重的首犯更是定了死期,要在闹市当众问斩。
nbsp;nbsp;nbsp;nbsp;首犯有两个,仿佛都是铁密台的官员,一个姓徐,一个姓张。
nbsp;nbsp;nbsp;nbsp;掌柜说,得亏有了这起大案,否则市井小民还真不清楚,朝中的阁姥里,居然也有一个姓徐。
nbsp;nbsp;nbsp;nbsp;问斩那日,小二也去菜市口凑热闹,但最终还是不敢见血,不等挨到时辰就挤出人群回来了。
nbsp;nbsp;nbsp;nbsp;回来之后擦了一下午的茶具还是心颤,做梦都梦到柜子手里几把锃亮的大砍刀,嗬一声高高抬起,下一秒那刀刃就不由分说直劈到她脸上。
nbsp;nbsp;nbsp;nbsp;从此小二再听人讲起“邹督领”,脑中就只剩杀人如麻的快刀。
nbsp;nbsp;nbsp;nbsp;自然,还有管事教她的那句,意味深长的“莫谈国事”。
nbsp;nbsp;nbsp;nbsp;时局萧瑟,人人自危。
nbsp;nbsp;nbsp;nbsp;第46章平行番外:权臣黎x公子昭(12)……
nbsp;nbsp;nbsp;nbsp;以往那些落第文人最爱以茶代酒白日放歌,可悬影司的阴云压在天上一日胜过一日,笼得京城天色昏暗,就连那小家巧也缩在巢里,不再有事没事蹦上枝头叽喳一番。
nbsp;nbsp;nbsp;nbsp;山雨欲来,茶楼已经连着几日门可罗雀。
nbsp;nbsp;nbsp;nbsp;这日,几队配着长刀的影卫从街前冷着脸策马而过,所到之处摊仰果翻,看见纷纷避讳的摊贩行人,小二眼前忽然划过掌柜讳莫如深的神情。
nbsp;nbsp;nbsp;nbsp;莫谈国事。
nbsp;nbsp;nbsp;nbsp;莫谈邹督领。
nbsp;nbsp;nbsp;nbsp;平头百姓尚且如此小心,更不用说那些噤若寒蝉的官宦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