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工作的间隙,可以一心三用。
网上飞速刷过一堆工作信息,手机上跟人插科打诨,脑中还时不时戳一下互,问祂这些工作有没有除祂之外的星神的手笔,将好好一位星神变成了主动出声说工作没问题的复读机。
拉帝奥和波提欧这两位聊天较多的朋友的信息也时不时冒出来。
一位习以为常的为我的工作情况操心,在能满足我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找到对待我的身体和心理都比较好的工作,避开我过劳死的可能。
一位在追杀奥斯瓦尔多的空当里说原始博士这宝了个贝的最近一点动静没有,奥斯瓦尔多那边上门堵人又是赌到了呜呜伯的倒霉蛋,他都P47了抢个周边还这么怕被爱死。
但他们完全迥异的逻辑里,都有一处殊途同归,那就是:
“你找到下一份工作了吗?”
“你不会还在找那些被人一枪爱死都不奇怪的工作吧?”
我都是统一回复:“在找。”
还是原始博士,到了九点,一刻都没多等,就给我发消息,说“速来。”
还没起来的我,一个句号过去,那边的消息立马刷新,“九点半?”
“。”
最终确定的时间是下午五点。
等到了下午五点,我准时使用俱乐部券,看见铭刻在俱乐部券里的宴会位面群英荟萃。
原始博士试图证明我的基因病不是无药可医,在证明过程中,因为大脑算力的局限没有得到确切的结果,于是,他将资料通过模因发送到了如今仍旧有活动迹象的天才的面前,并附上使用俱乐部券的时间。
我以为他最多会找到生命研究领域的#81阮·梅,结果他是群发。
群发,这就是智识的选择,还是众人既做智识的枝叶,亦免不了被智识所驱动?
属于博识尊的疑问,祂分出的一部分算力还不够,还要使自己的天才们,投入关于「error」的计算?
可能这就是智识。
世上若有疑问,自有人去为验证它去耗尽一生。
在聚会期间,一堆天才们对着现有资料思考的场景确实罕见,我保留了这一场景,在他们的思考中制作了光锥。
我的问题,因为恒定的不稳定而在最初就拥有较高的难度,在场因为同一个问题而聚集的天才们,在休憩时间统一了意见。
略过了“#85■■为什么因果失衡还能存续”的问题,敲定了治愈我基因病的难度为星神量级。
这里的量级只是用一个可视又尚不明确的概念来描述我的因果失衡的不明确,不意味着治愈我等同于让星神复苏。魔蝎小说moxie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