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破阵曲 > 7080(第22页)

7080(第22页)

他想到什么,唇角不自觉一弯,“许是臣自己内心作祟,与陛下无关。”

朱缨听懂了?。好在?身边没有旁人,她面带窘色,心中却甜丝丝的,抬手又想捏他脸。

这次谢韫可有了?防备,不仅没让她得手,还反客为主?,将怀中人的脸揉了?个遍——

夜晚的奉陵不像魏都那样繁华,虽无华灯似锦,但?景致极好,天明气净,纵是身处闹市也不觉心烦气躁。

天刚擦黑,夜市中行人已经有了?不少,加之中秋节的缘故,各式各样的花灯甚是晃眼。

朱缨按捺不住想跳下马车,却被谢韫拉住了?。

“嗯?”她眼带疑问,不知他为什么阻拦。

谢韫看着她,解释道:“天还没黑透,许多酒楼摊位还未开,不如一个时辰后再过来。”

“哦。”乖乖坐回他身边,朱缨疑惑:“那我们现在?去哪?”

奇怪,既然?还没到时辰,他为何急着带她出来?

“去……”

谢韫微一顿,像是在?思考如何回答,片刻后一笑,望着她的眼神只剩柔和。

“去看你惦念的民间,如今是什么模样。”-

马车在?街上缓缓行进,一段时间后渐出拥挤,向城西方向继续前行,最后停在?了?一处宽敞的院落门前。

此时天色已经漆黑,周遭行人不多,面前的院子不似富人士绅住的府邸,木质的大门十分朴素,石砌的院墙不高?,像是近年来才翻修过的。

“这是——”

朱缨下了?马车,抬头?看着门前官府制的乌木牌匾,上面刻着明明白白的三个大字“福济院”。

前朝君主?昏庸,百姓生活水深火热,因为饥荒饿死的人不在?少数。大魏为解决民间难题,在?各地建立了?福济院,捐衣调粮,专为流离患难之人提供一个庇护之所。

大魏享国不长,开国时接手的又是个烂摊子,休养生息多年才勉强缓过劲来。福济院事务繁忙,日?日?都要赶着救济百姓,常是门庭若市,在?此当?差的官员小吏更是分身乏术,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个使。

不过今日?看来反常,门前略显冷清,就算把?守卫的官兵算上,也统共只有寥寥几人。

朱缨转头?:“为何带我来这儿?”

谢韫没有立刻答话,而是拉起她:“进去看看。”

像福济院这样的地方,除了?每月官府供给财粮,也有富家豪族不时过来捐款捐物。

许是看二?人衣着不俗,守卫只问了?一句,就让他们进去了?。

从前要容纳的流民百姓过多,所以福济院足够大,相当?于一个四进的官员府邸。

朱缨本已经想象到了?院中该是何等景象,可当?场面入目时,她是真的怔愣了?一瞬。

并不像料想中的那样拥挤又混乱,眼前的院子中陈设简单却整洁,当?差的官吏伙计正在?正院中央施粥,百姓拿着各自的陶碗有序等候。

奉陵这所福济院接纳的饥民数量不多,有的在?院中活动?,虽然?看上去瘦弱了?些,精神却不见萎靡颓丧。

甚至还有几个搭了?伙,不知从哪捡了?只旧蹴鞠就开始踢,一片安乐和谐的氛围。

朱缨无言望着,心里说不出滋味来。

她曾经在?征战时见过流民,极端的饥寒和痛苦让人失去了?良心和理?智,只要嗅到一丝香甜的气息就能一拥而上,哪怕是同类相食也在?所不惜。

有个富家公子路过时动?了?恻隐之心,让自己的车夫下去施舍银两,最后别说盘缠,周身上下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风卷残云分了?个干净,险些连命都没保住。

山穷水尽时,人为了?活命可以拼尽全?力,哪怕化身野兽、将自己变得不再像人。

流民就是如此,因为有福济院的存在?,他们才有了?安稳为人的机会。

奉陵的福济院都如此祥和,想必魏都也是一样。

朱缨想着,暗暗打算过几日?抽空去瞧一瞧。

身旁传来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是谢韫开了?口?。

“过去的福济院并不是这副模样,等着施粥的饥民从院门排到街口?,官吏从清晨鸡鸣时开始当?差,要一直忙碌到二?更天。只有天下安定下来,需要赈济的百姓越来越少,福济院这样的官邸才会清闲。”

他说:“阿缨,你可知有多少百姓因你过上了?好日?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