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怜心中预感不妙,果然,下一刻沈氏把小萧忱的脚捉了出来。
“郡主娘娘……”顾怜启唇,想要劝她,却被瞪了一眼。
沈氏将小萧忱的袜子脱掉,将他的脚放在手里捏着,道:“哪有你这么做母亲的?小娃娃而已,就算十天不洗澡都是干净的。”
顾怜于是闭嘴,萧迟砚则是别过眼。
沈氏心满意足闻了闻小萧忱的胖脚丫,还没亲上去,眉头蹙了一下,感觉有些发晕,“乖孙你的脚……”
话落,她立刻松开那白嫩嫩的脚丫,扶着矮榻干呕了一声,“怎么这么……酸啊。”
顾怜往萧迟砚的身后躲了躲,有些想笑,不敢笑。
萧迟砚则望横梁,望窗户,总之不往她的方向看,同样是强忍着笑意。
沈氏这辈子没闻过这么酸的脚,她一边拧巾子给小萧忱擦脚,一边面色发白问俩人,“你们是不是不给我乖孙洗脚的?怎么会、怎么会这么酸!”
顾怜揪着衣袖,死咬着唇才没让自己笑出来,“洗的,每日都洗,但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此时被里一个人待着的小萧忱不乐意了,扭着身子哭出了声,沈氏只能捏着鼻子给他穿袜子穿衣裳。
这孩子脚酸是府内人尽皆知的事情,不过都说现在因为孩子还小,等长大些就好了。
屋内静谧,只有孩子渐渐息下来的哭声。
沈氏理了理衣裳,将正打着哭嗝的孩子抱在怀里轻拍,又恢复了端庄娴雅的贵妇人模样,想起什么,好似无意般道:“我那同岁的孙夫人都已经有两个孙子了,虽然我只有一个孙子,但也无妨。”
话落,她轻轻叹了一声,又拿眼睛偷偷瞅俩人。
明白她此行的目的,顾怜望天,萧迟砚看地板,无一人与她目光对上。
沈氏有些恼怒道:“不是我催你们,现在哪户人家里不是儿女双全,再不济也该有三四个孩子,最好是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只有一个孩子是不成的。”
萧迟砚想说什么,顾怜拉住他的手,面上凝起笑意,“道理是这样没错,但我与萧大哥有这个孩子也是意外,若不是如此,不该有忱儿的。”
她的指尖在袖中摩挲着,声音很轻,“所以,不出意外,怕是之后也不会再有孩子了。”
但是这支箭似乎并不是云晚射的,那会是谁呢?
顾怜将窗子合上,同时也隔绝了云晚以及那些藏在暗处的人的目光。
她抚摸着窗上的花纹,半晌,重新打开窗,又在不远处看见了浅盈追来的身影。
幸好她已经上船了,若是再晚一些,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顾怜将浅盈给她的药瓶拿出来,放在鼻尖闻了闻,然后往前一抛丢到了江中。
江面只起了小小的波澜,很快就平静在船只过时泛起的涟漪之中,再无踪迹,而船只还在不停往前行,行到下一个同样人来人往的码头上。
第117章117晋江文学城独家
这艘船沿途经过四五个码头,顾怜在船上待了三天,在抵达青州之后又换乘另一艘船只抵达裕城。
裕城临近嘉州府,只隔了一日的路程,选择在这里停下,一是离巴州远,二则是顾怜或许有些思念故土,离的近一些,心中好像更安定一些。
裕城是一个比嘉州府还小的小城镇,虽说名字中带了一个‘裕’字,但每年纳税的银两都少的可怜,城里百姓顶多能混个温饱,没有大富之人,也没有太过贫穷的人。
顾怜在水乡长大,下船时并不如其它人一般吐得东倒西歪,反而比上船前精神好了许多,只是小萧忱却不太好受,他如父亲一般,可能更习惯在马背上或是车中出行。
裕城的码头小,不敌巴州的一半大,人也不多,船靠岸时,天边落下了细细麻麻的雨点,如河畔湿润的风,沁人心脾。
码头上有帮人挑行李的男人,他们盯着来往的客人,唯独没有人将视线落在只带着一个孩子,身无长物的顾怜身上。
顾怜不在乎,没有人注意她,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三日后,裕城小茶馆。
一穿着柔蓝衣裙,着约莫八九个月男孩儿的妇人坐在角落,正听着坐在木质屏风后的说书先生讲书。
顾怜乖巧趴在他的胸膛前,闷声道:“可是萧大哥,我还是好难受……”
现在最难受的人应该是萧迟砚才对,他睁开眸子,忽然觉得将顾怜扛上船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他应该将人扛到马上,或者是扛回院子里,就是不应该在船上。
“哪里难受?”
顾怜咬着唇,浑身上下一副被烧着的模样,“肚兜粘在身上不舒服……”
萧迟砚遮住自己的眼,似乎是冷静了一下,才伸出手,“我替你拧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