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貌也算得上端正,她见人见过那么多,邵纪舒这孩子算是很难得的条件了,着实挑不出来毛病。
毕竟自己家的家宴,邵纪舒是客人,宋蕴应下,带着人送出去到小区的胡同口。
“你怎么来的?有开车吗?”宋蕴瞅了瞅旁边。
“前面路边的停车场停着,没事,几步路,我走过去就行。”说着邵纪舒从口袋里掏出来一张邀请卡片,说:“这是我负责跟你们航研所对接的一个项目座谈会,里边听说会来挺多专业方面的人,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听听。当然没时间就不去,可以先收着。”
宋蕴承认邵纪舒这张邀请卡她还挺感兴趣的,从工作层面来说,的确是个好事情。加上邵纪舒说话也委婉,起码不招人讨厌,所以她就收了。
“谢谢,改天请你吃饭。”宋蕴不会白白承人情。
邵纪舒笑笑,点了点头。
之后就摆手跟人作了别-
秋末冬初,十一月份的第一天下午临近下班时间。海外包括国内各路媒体,铺天盖地开始播报起一个颇为浩大的国际新闻。
英国东南部一座叫里昂的小镇农场里,一位17岁未成年男孩发现了五具被掩埋在那里的枪击致死的未成年尸首,进而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暴动。
最后演变成骚乱,烧抢打砸。
重要的机场站口皆被围堵,外路不管游客还是一些民众皆有遭殃和受伤。
宋蕴智齿一直没有去拔出,最近段时间同事各种聚餐,应酬,便又开始肿痛上起了火,此刻刚给自己冲了杯祛火的菊花茶走到位置上,科室领导卫临卫科长就拿着份资料急匆匆的推门进去。
然后拍了拍手招呼大家说:“给大家说个事情,我们半年前约好的本周跟翁真教授进行的那场技术交流会,暂时取消。”
“定的好好的,怎么取消了呢?”旁边有职员发问。翁真是一位享誉国际的知名老学者,科学家,交流会是经过多方沟通和推进方才终于敲定下来的。
卫临将手中资料夹在了胳膊下,随手找到一个纸杯,过去茶水台接水喝,“英国那边暴乱,机场都被围了,我这边内部消息听说甚至冲进了一会议大厅,导致的有重要华人伤亡。新闻应该已经出来了,没办法,只能怪我们时运不济,只能再等合适时间跟翁老约定。”
宋蕴这边被刚接的那杯热水烫到了嘴,手一晃,洒到了桌子上,忙抽过纸巾盒里的纸巾擦拭。
擦了两下便很快搁置在那,打开电脑,翻开最新的新闻播报。如卫临所说,各种视频画面,场景,惨不忍睹。其中一张图片,虽然模糊,但是宋蕴清晰的看出来,那是TYU的总部大楼前面的那条街巷。
宋蕴不止一次的同俞顾森一起,坐在车里从那经过,对味道不错的那几家饭馆,也依旧记忆犹新。而此刻却遍布着打砸的狼藉。
宋蕴强压心头的那点浮涌,关闭新闻网页。
然后翻书籍,努力看资料,找计划方案,最后发现,看半天,都不知道自己看的是什么,压根没心思。
最后不得不找出手机,翻开电话簿,往下拉,再往下拉,找到那个已经消失在通话记录里陌生又熟悉的电话号。
她没有想过会有这么一天,有这种冲动,打一通电话过去给俞顾森。
宋蕴拿着手机走出办公室,到楼梯口的时候,碰见一位同事,想了想,忙拦住人说:“小刘,我能用下你的手机打个电话吗?”
小刘想着是宋蕴手机出了什么问题,人也向来爽利,直接从口袋里将手机掏出来,解开锁,递给她:“给你,打吧。”
宋蕴接过道了声谢。
小刘抬脚,一并指了指旁边的信息科,“我就在这里查资料。”
“嗯,我用完就给你拿过去。”
宋蕴拿着手机拐进了对面另一边的步梯口,抱着手机,压了压深喘不稳的呼吸,颤着指尖,将脑中的一个号码,一下一下点在拨号键上面。
灰暗楼梯间里,寂静的落针可闻,电话打出去后,嘟——嘟——嘟一声接着一声的提示音,牵动着她一颗心跳的飞快。
接着提示音消失,电话被人接起。
对面传过来一声低沉的“喂”。
那一刻,宋蕴提着的一颗心莫名就平复了下来,落了地。
眼周氤氲起一层雾气。
湿湿的。
俞顾森喂了一声后,没听到对面回应,习惯性的直言道:“你好,俞顾森。”
宋蕴屏着呼吸,在紧接着听到话筒里传来的一道温柔女音喊他“顾森”的时候,将电话匆忙挂断。
宋蕴盯着手机愣怔了两秒钟,将拨出去的那条通话记录删除,然后转身出了楼梯间。给同事还手机。
而大洋彼岸,临近午饭的时间,俞顾森将手机重新放置回原处,转头看过门口站着的陶应华,问:“陶姨,有事吗?”
“你爸爸他知道你忙,趁吃饭前这点时间,想跟你谈谈。”陶应华顿了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