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 190200(第16页)

190200(第16页)

还有对寻常百姓的采访,从采访里他能看出不少信息。

比如他就从某期报纸上知道了顺天府某地下了雨,而在顺天府尹的折子上,却是滴雨未下当地粮食会减产。

春日后还跑了一趟,确定报纸准确,顺天府尹瞒报。

再比如他从某个求购棉花的新闻上看出,某地棉花减产,这个地方本是产棉地,还要从外收购棉花定然是当地出了问题。

派人走一趟,得知是发了大水,棉花都淹死了。

他都得到消息了,当地衙门请求赈灾的折子才缓缓送上来。

翻开报纸,见报纸上从真假县令说起,再引发出了那桩备受瞩目的案子。

下面评论倒是没将目光放在关怀胜这个人上,而是探讨起如何避免官员被冒名顶替的可能。

毕竟大清建国以来这种冒名顶替做官的事算是屡见不鲜。

哪怕后世也得进入信息化也没能杜绝此事,这种事在这个落后时代还真很难解决。

皇帝继续往下看,看到几个不错的提议记在心里,随后吩咐,“传膳。”

正用着膳,宝音拿着一本册子走进来。

皇帝招呼她坐下一起用,她也没客气。

吃得差不多了,桌上的菜被撤下去,宝音举着册子有些不解。

“这群传教士怎么安排进了内务府?”

内务府里是什么?都是皇家奴才,需要为皇家争取利益。

她以为传教士是入钦天监,今早见内务府送来的册子还有些奇怪。

“就是内务府,从最开始传教士就是包衣奴才。”

皇帝缓缓说了传教士为何能在宫廷站稳脚跟的原因。

“最开始是佟家俘虏了两名传教士,收作了包衣奴才,若不是包衣奴才,怎么能进宫,耶稣会又凭什么将多明我会拒之国门外?”

皇帝并不清楚两百年后的传教士,只评价身边的传教士。

“哪怕是养一条狗,养了三十多年了,从小接触,听话又好用,对我是一颗心赤忱,我也不允许人欺负。”

宝音眼神闪烁,每次跟他谈话,都会让她耳目一新。

这个时代只有他能跟上她的思维。

第195章

内务府的成分很复杂。

光是包衣就有满人、汉人、回人、朝鲜和太监组成。

先不说京城外的,就只说京城内的,内务府是一个结构紧密部门,有点类似三省六部,这里的官员提拔全凭皇帝心意,又跟前朝有紧密接触。

这就导致前朝的官员也得巴结内务府官员,因为内务府距离皇帝近,是皇帝的家奴。

宰相家的门房七品官,更不要提皇帝的奴才了。

内务府的人想要告一个人,皇帝会相信谁?

肯定相信自家奴才,自家的狗出去咬人,那也肯定是外面人有哪里做得不对。

当然这是外放出去当官的。

紫禁城里的内务府作用有点像物业,只负责皇宫。

内务府大臣并不是太监兼任,为了抑制宦官的权力,康熙元年就规定了内务府大臣得王公大臣和贝勒担任。

这会儿的内务府还会为皇帝开拓财路,因为不像朝廷升官有限制,内务府的官员都是皇帝信任的人,这些人上位会将一堆亲戚塞进来。

到后期内务府直接失控,连皇帝给衣服打个补丁,内务府都敢要价三千两银子,吃个鸡蛋要二十两。

这也怨不得皇帝,认知在那,从出生起就被内务府的人给掌控了,看过《楚门的世界》都能理解,从出生到死都被这些人掌控。

内务府的失控可以说伴随到了清王朝灭亡,这才有了内务府三千太监,三千都是贼的说法。

这么多人捞银子,就算换了一批人不过是换了一批贼,这些贼都攀附在皇帝身上,将自己吃得嘴角流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