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城另一头,苏记卤味却热得像要炸锅。
“玉娘,外头又多了三家来订翡翠丝,要明日取货!”
“还有陆府说要每五日一次,午宴定制,开价翻倍也认!”
苏玉娘记着账,又一边吩咐:“咱订满了!不能再接了!”
“晓得了!”苏家平应着,满脸是汗却也笑着。
“玉娘!”苏二林探头,“牛骨快没了,我去王屠户那儿再扛两条?”
“去吧,记得讨价。”苏玉娘头也不抬。
卤香滚滚、锅盖“咕咚”响响,苏家人脚不沾地地忙着。
开业那日听得几嘴八卦的客人调侃道:“谁家娶亲都比不上苏记开张的阵仗啊!”
苏玉娘听了,只笑着掸了掸身上的豆芽皮:“他们拜堂咱煮卤,谁说热闹就得靠嫁人?”三日后,还是个阳光正好的午后。
苏家铺子后厨热气翻腾,前头却忽然静了一下。
沈氏推门进来,压低声音喊:“玉娘,贵客来了,是孙府的程管家,说是来谈供菜的。”
苏玉娘把手上沾着卤汁的抹布往桶边一挂,撩起帘子就出去。
程管家已等在堂里,今日没穿那身正灰袍子,换了件藏青长衣,神情却不比上回拘谨,眉眼里带着掩不住的笑意。身后还跟着个小厮,双手捧着个描金漆盒,立得笔直。
“苏娘子。”程管家抱拳一拱手,语气亲切了不少,“我家夫人说了,老夫人连着吃了三日‘翡翠丝’,不止饭量见长,连面色都红润了不少。她原本夜里常常睡不稳,这两天却能睡到子时不醒,这菜是合了胃口也合了心口。”
他说着一顿,笑容更深了:“夫人高兴得不行,说定要把这买卖定下来,省得耽误了,哪天没了吃反倒不习惯。”
说完,他往后一摆手,那小厮立刻将漆盒打开,银光一晃,里头码着一排五十两整银锭,压着一张合约契书。
沈氏眼一眨不眨地看着那银子,眼皮都轻轻跳了跳。
苏玉娘却仍旧不慌不忙,先转身倒了杯温茶送到程管家手中,笑道:“管家辛苦,先坐会儿。生意嘛,咱家虽小,规矩得有。孙府的买卖,自然更得仔细些。”
“苏娘子这份细致,我们府上是知道的。”程管家端了茶喝了一口,“这合约,跟上回差不多,只是夫人改了个小处——这回不是旬结,而是按季付清,每季前交钱,货照样送。”
苏玉娘点了点头,接过合约看了一眼,果然跟之前那份区别不大,除了“银按旬结”改成了“季前先付”,连落款的墨迹都一样工整。
“六份每日,二十五文一份,三个月九十日。”苏玉娘心算着,点点头,“共六十七两五文。今日这五十两,想来是第一批预付?”
“正是。”程管家笑得极有诚意,“余下的,下月初我再来交清。”
“苏家虽是小铺,可咱们说一不二。既然夫人信我,我也不叫她失望。”
苏玉娘抿嘴一笑:“契我签,菜我做,保准不误。”
说完便利落地取了笔墨,指印一按,清清楚楚地落了名。
“那这就好。”程管家点点头,“我这便回去给夫人回话,明日起照旧午前取货。”
等程管家一走,铺子里总算歇了半柱香的热闹。
谁料刚喘口气,前堂就又被人喊开:“平哥,再来三份肉夹馍,一份加辣,两份不放香菜!”
“来了来了!”苏家平麻溜地从炉灶旁接了三只热乎馍,笑得见牙不见眼,“那位嘴最刁的常老太太都说‘肉烂汁浓,吃了不塞牙’,小姑,咱这味儿算是立得住了。”
铺里生意火得不行,街坊们看得眼红。
原先三三两两在巷口议论“苏家铺子不像正经吃食”的那些嘴,如今全噤了声。谁家贵府要摆宴,谁家小姐要吃清淡,张嘴就要“翡翠丝”,苏家一时风头无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