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是,店里的各种小料跟粉很搭,尽管它们好像蔫不拉几不太新鲜的样子。
各式腌菜、辣椒炒过的油渣往汤里一放,之前尝着还有些寡的汤底便瞬间复合温柔起来。
各式腌菜似乎成了连接牛肉和泡椒之间的桥梁,连带着粉码也变得比之前顺眼。
再加上粉的底子实在太好,好到能生生把这碗米粉的综合水平往上硬拉一大把。
因此,它在禾嫒尺心中的最终评分,在鹏城的米粉店里还真能排个名号。
而且是相对靠前的,平日里遇见了,会发图文笔记推荐给粉丝们的类型。
不过她估计不会推荐29的牛肉粉,而是会推荐12~21左右价位的米粉,然后建议大家用店里的小料搭配出自己喜欢的味道。
冰粉不推荐哈,一般般。
那么问题来了。
这家店味道不差,从评论区网友们的评价内容中还能发现,这家店以前曾在鹏城开过多家连锁。
前期生意似乎还算不错,甚至一度将连锁开到商场的大商圈里,还大受欢迎。
这样的店,是怎么把自己干倒闭的呢?
禾嫒尺没想通。
她决定不想了,直接问吧。
于是,她在离开盛口禾湘潭米粉铺后不久,便给店家发去了试探性的询问邮件进行交流。
顺便看看背后到底有什么自己不清楚的事。
然后,她便知道了这家店,或者说品牌的发家史。
*
盛连是盛口禾湘潭米粉铺的老板,但他其实本来不是餐饮人。
在开米粉铺之前,他是个程序员。
而且还是鹏城大厂程序员,年薪几十万那种。
大厂程序员赚得多干得多,年纪轻轻便脱发秃头是常见的事。
盛连没秃,大概就是因为他不够卷。
五年前,盛连的年龄刚过35不久,便因为卷不过年轻人,成功获得公司给的N+1,从大厂退了下来。
这个时候的盛连手里是真有点钱的,但对于鹏城这个房价动辄好几万一平的城市来说,却又不是很多。
他觉得自己年纪还不算很大,能拼一把。
因为老家没有专业对口的工作可以干,他不想回老家。
于是便开始琢磨,要不要试着在鹏城做些其他的事呢?
听说有不少退下来的前辈就拿着手里的钱在不同行业投资,做出一番事业。
他是不是也能试一下?
左思右想,他跳跃性极大地便想直接从程序员跳到餐饮业去,做个餐饮人。
会这么想,主要是因为鹏城的餐饮环境很妙,尤其是前些年。
一方面虽然房租高,投入成本大,但与此同时,能获得的回报也相当惊人。
这里人多,好吃的却没那么多。
光从味道的角度来讲,几年前的鹏城餐饮完全不卷。甚至有些时候,卖不好吃的东西也能赚钱。
某些新兴工业园不就那样嘛,附近没几家店,随便点个好些的外卖就得三四十。
价格又高又难吃的自助饭堂里永远挤满了午休吃饭的打工人,麦当当和kfc只要敢开,就是这些地方永远的神。
那时候,在大厂上班许多年的盛连哪怕花上好些钱,也已经很久没吃上一顿好粉。
于是他便想。
那些味道一般的米粉铺也能开得到处都是,还卖那么贵,他家乡的湘潭粉怎么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