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美食网红打卡APP > 230240(第21页)

230240(第21页)

说干就干。

他还真打算转行卖粉去。

要说一下的是,其实在湘潭开米粉店不算什么难事。

如果不怕累,可以自己弄个米粉机蒸粉卖。如果不方便,在市场,或是某些批发米粉的地方也能弄到鲜粉。

但鹏城不一样。

鹏城市场里虽然有粉卖,但大多都比较一般。大部分粉店为了效率,也基本都会选择在工厂订粉,反正工厂能出啥样的货,各位老板就卖什么货。

大家的粉都一样,吃的人就没得挑,都卖得出去。

当盛连发现在鹏城无法从工厂或者市场买到自己想要的米粉时,并没有做从鹏城工厂里买粉的妥协。

而是直接从老家弄了台机器来,自己做粉吃。

问题来了。

首先,他是一个烹饪技术非常一般的人,其次,他是个完全的理工男。

如果换做别人想在鹏城做湘潭米粉,大概会选择想办法学个粉浆配方,然后按照湘潭的方法做就行。

他偏不。

盛连觉得这种小事,他能自己搞。

接下来,他便在鹏城租了家位置偏远的铺子,在里面开启了连续的米粉米浆配比试验。

一个月后。

他成功了。

成功地胖了十斤。

对于盛连来说,进行粉浆配比实验,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不知大家在外面吃东西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类似的事。

例如:

这家店的面条不够筋道,要是再粗一些,筋道些就好了。

这家店的粉怎么这么厚,薄一些是不是能更吸味好吃。

这家店的汤底不错,要是能配我老家的粉就好了,最好再多加点肉。

面怎么拉的,我明明要的是毛细,怎么这么粗啊?

每个人的口味都有自己的偏向,有些人喜欢粗粉有些人喜欢细粉,有些人喜欢面,有些人喜欢饵丝。

大家喜好不同,吃东西时如果能顺着自己的口味定制就最好了。

盛连做粉浆实验的过程,就是完完全全的个人定制。

他店里的粉,严格来说根本不是按照湘潭米粉的方法和配比做的。

而是他想象中的,认为最完美的湘潭米粉该有的模样。

要薄,很薄,最好像纸皮一样薄,却不能一夹就断。

不能加别的东西增加黏性,纯米的才好吃。

切出来最好宽一些,比老家的再宽一些,毕竟已经那么薄了,再细吃起来就很麻烦。

盛连这个时候做的事情,其实是不那么符合经济逻辑的。

做薄米粉,无形中便是在增加经营成本。

米粉的制作过程,大致便是把配好的粉浆铺在机器上蒸熟,拿下来切成条状备用。

如果蒸得厚,单张粉皮的重量就更重,做同样重量的米粉,厚粉能让时间成本降低很多。

也是这个原因,鹏城的粉才都那么厚。

但盛连的想法又稍微有些不一样。

刚从大厂退下来,手机又有些钱的他足够任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