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到头辛苦忙碌,交完税之后甚至连饭都吃不饱,然后还要应付无止尽的徭役和盘剥,稍微遇到点天灾人祸的,就会沦为奴隶。
所以,尽管玩家带了很多好东西,但销路最好的却还是蜂窝煤和粮食——还得是杂粮。
对于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来说,别的一切都是奢侈品。
行商玩家们很快就意识到,这样不行。
如果只是这种程度的交易,别说是冲上排行榜了,他们连活动低保都领不到!
好在人多力量大,在拉起队伍商量一番之后,他们立刻就想出了一个天才般的主意。
吐蕃人没钱买东西?那我们给他们钱不就行了。
当然钱肯定不是白给的,这不是开春了嘛,也该准备春耕了,正是缺劳动力的时候,干脆组织那些饿了一个冬天的吐蕃人到大唐来搞劳务输出。等他们挣了钱,不就能买得起我们的商品了吗?
这样虽说要投入成本,但是开垦出来的土地是属于玩家的呀!
吐蕃人的工钱还比大唐人便宜呢。
雁来每天刷着论坛,看到这样的发展,也是叹为观止。
果然还是基础太差了,不管想搞什么,最后都会变成种田和基建。
但不管怎么说,玩家们还是达成了雁来最初的期望,那就是让底层普通人知道大唐的生活有多好,从而在心态上更偏向于大唐。
所以虽然任务已经彻底跑偏了,她也没有去纠正。
从一开始,这款“游戏”,最吸引玩家的,不就是高真实度和高自由度吗?
也正因为这个世界的所有变化,都是玩家一点点达成的,所以他们才会对它报以特别的、深沉的热爱。
第265章谁知道战争哪一天就会到来呢?
施青青对新活动没什么兴趣。
不管是挖煤还是经商,都不太适合她。所以她跟几个同样咸鱼的玩家组了个低保队,每天上线刷一轮挖矿任务,就该干嘛干嘛去。
不过施青青也没想到的是,挖煤还给她挖出了新事业。
煤矿附近有不少荒坡,土质相当不错——毕竟是成都平原的一部分——只是因为这里是两国交界之处,地广人稀,自然也不会有人来垦荒耕种。
施青青当即决定将这些荒坡全部拿下。
拿地倒是很方便。
虽说从朝廷的方面来看,耕地大量集中在有钱人手里,并不是一件好事,但天兵当然例外。毕竟天兵代表的就是雁来,就是朝廷,跟那些在当地繁衍生息、盘根错节的世家豪右不是一回事。
更何况天兵在种子选育、品种培养、肥料制作以及田地管理等方面都有优势,他们种的地,产量总是要比一般百姓种的高些。
不过准备开垦的时候,施青青就遇到了新难题,人力不足。
蜀中商贸兴盛,就代表大部分人不会被困死在土地上,都有自己的营生。
剩下那点人,这两年也都已经被瓜分得差不多了——到蜀中来开发新事业的可不止她一个,第五交响曲的工坊、游悠悠的茶园,甚至还有在长江上运货的船队,都很需要人手。
就连出高价雇佣玩家都没人来,一样是体力活,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去挖煤肝新活动。
就在这时,施青青在论坛上看到了玩家吐槽吐蕃牧民贫穷的帖子。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楼主还发了一段视频,让大家能看到吐蕃底层百姓的真实生活。
但施青青既没有注意到四处漏风的毡帐,也没有注意到面黄肌瘦的吐蕃百姓,而是第一时间看到了山上自由吃草的牛群。
牦牛……好像也可以耕地哈?
靠人工开荒,效率自然是没法跟畜力相比的。
玩家刚在西域落户,条件最艰苦的时候,什么马拉犁、人拉犁都经历过,牦牛好歹是牛呢!
后来她们的地盘越来越大,收了葛逻禄,又收了回鹘,手里的耕牛资源才日渐宽裕。但是牛的成长期长,还是跟不上玩家扩张的速度,而且要将那些地方的耕牛运过来,成本太高,所以施青青根本没考虑过。
现在看到牦牛,她才豁然开朗。
这才是更适合西川这片土地的牛牛啊!!
施青青当即打开面板,给自己认识的组建商队参加活动的玩家发了私信,让对方帮自己买采购一批牦牛。
有生意做,虽然是从吐蕃往大唐买东西,但行商玩家依旧十分高兴,爽快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