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众人迟疑的档口,有人在靠近,李隆基回头,正是他的姑母,太平公主!
他不由的松了一口气,姑母辈分高,威望大,由她来做这个“恶人”再好不过了。
一个女人而已,又何必在意史书的臧否呢。
"重茂。"太平毫不在乎可能潜在的危险,伸手按住少年发抖的肩膀,"姑母抱你下来好不好?"
少年嚎啕大哭,鼻涕眼泪糊了满脸:"姑母,你也要害朕吗?我不是真龙天子吗?"
他的指甲在太平公主手背上抓出血痕,却仍被温柔而坚决地抱离龙椅。
"重茂,你要明白,此非儿座。"
太平公主的威严的声音响起。李隆基看着她亲手将少帝抱下御座,动作轻柔却毫不犹豫。
那一刻他有些心酸——若是他阿耶有如此杀伐决断、雷霆万钧的手段,他也不会在冷宫里虚度七年了吧。
见最后的阻碍已经清除,他转身跪在李旦面前:"父亲!请为天下计!"
在众人凝视的目光中,相王李旦却往后退了半步,这个温文尔雅的男人露出一丝苦笑:
“三郎,此事你并没有问过我的意见,我素喜淡泊,不以帝王为贵,从前做太子和皇太弟时,皆推辞不受。今天我想把这位子给太平,你看怎么样?”
李隆基浑身血液仿佛凝固,耳边嗡嗡作响。他不可置信地望向父亲,喉咙发紧:“父亲……您说什么?”
然而,还未等李旦回答,殿内已响起此起彼伏的附和声——
“相王圣明!太平公主德才兼备,当承大统!”
“臣等愿奉太平殿下为帝!”
其他大臣就不说了,就连李隆基一手提拔的刘幽求,此刻也深深叩首,额头抵着冰冷的金砖,不敢抬头与他对视。
就在李隆基握紧宝剑,心如坠冰之时,殿门处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众人回头,只见上官婉儿一袭素衣,手捧黄绫卷轴,缓步而入。她的面容沉静,目光如水。
"诸位——"上官婉儿的声音清亮,足以让人听的清楚。
她双手捧起那道明黄诏书,鎏金玉轴在殿内烛火下流转着冰冷的光,"奉中宗皇帝遗诏。"
她缓缓展开手中卷轴,朗声宣读:
“朕以菲德,嗣守鸿业……今以神器付予太平,望其承朕遗志,安社稷、抚黎民……”
殿内一片死寂。
李隆基瞳孔骤缩,死死盯着那道圣旨——那上面的字迹,他认得!确实是中宗李显的亲笔!
太平公主的目光一一扫过群臣,最终落在李隆基身上。她的唇角微微扬起,似笑非笑。
“三郎。”她轻声道,“现在,你还有何话可说?”
李隆基脑海里轰然鸣响。
他终于明白——自己,不过是一枚被所有人联手推上棋盘的弃子。
"你们——!"
剑锋出鞘的龙吟响彻大殿。可更刺耳的是此起彼伏的"万岁"声,潮水般将他淹没。
他这才发现数把横刀已抵住周身要害
薛崇简眼里噙着泪,看着这个从小一起玩到大的表弟,"世民(李隆基的字)。。。放下剑吧。"
太平公主的声音从高处飘下来,轻得像声叹息:"三郎,你可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