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花影的马车刚停在邠王府门前,府中便一阵骚动。
她刚踏下马车,便见邠王李守礼站在阶上,面色复杂地盯着她,既不敢上前相迎,又不敢出言斥责,只僵立在原地,半晌才挤出一句:"十五娘回来了?"
盛花影福身行礼:"女儿见过父亲。"
李守礼眉头紧锁,压低声音道:"你这些日子做了什么?公主府传话说你被陛下留在府中,可又无人细说缘由……"他左右看了看,生怕隔墙有耳,"你可知如今朝中大变天了,为父这几日连觉都睡不安稳!"
盛花影还未答话,忽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韶华!"
三兄李承寀大步冲来,一把抓住她的手腕,上下打量,确认她无恙后,才长长舒了一口气:"你没事……太好了!"他眼中满是懊悔,"那日若不是我带你出去,你也不会被陛下留下,陛下可有为难你?"
盛花影心中一暖,轻声道:"三兄不必自责,陛下待我极好。"
李守礼见自己儿子居然妄议至尊,低声呵斥:"承寀!说话注意分寸!"他转向盛花影,语气复杂,"你既回来了,先去梳洗休息,晚些为父有话问你。"
盛花影垂眸应是,转身随婢女向内院走去。
李承寀却仍不放心,跟在她身后小声问:"韶华,陛下留你在宫中这些日子,可有为难你?"
她脚步微顿,想起景和帝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以及那些宏愿。
"没有。"她轻轻摇头,唇角微扬,"陛下待我,很好。"
李承寀有些怀疑,还想再问,却见府中管事匆匆跑来:"韶华娘子!宫里来人了!”
管事的话音未落,府门处已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身着紫袍的内侍监手持黄绢圣旨,在一队金吾卫的护卫下昂首而入。
"邠王府李氏韶华接旨——"
府中众人慌忙跪伏。盛花影整理衣冠,跪在青石板上,听得那尖细的嗓音在庭院中回荡:
"门下:邠王女李氏韶华,性禀柔嘉,才兼文武。朕躬承天命,尔实有从龙之功。
今特晋封为永安郡主,食邑一千五百户,赐七树金花钗冠一顶、南海明珠十斛、蜀锦百匹。另赐龙武军二十人为府卫,出入乘厌翟车,可随时入紫宸殿奏事。"
李守礼跪在后方,闻言浑身一震。郡主乃皇太子之女爵位,如今竟破例赐予郡王之女!更令他惊骇的是"紫宸殿奏事"之权——那是连宰相都需宣召才能进入的内朝禁地。
内侍监又捧出鎏金木匣:"陛下赐《贞观政典》手抄本一部,亲题'巾帼柱国'于魏徵《谏十思疏》篇首。"
邠王府上下已经被这些奖赏晃花了眼睛,谁知竟然还没有结束,内侍监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