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点吃,别噎着。"少年解下腰间的水囊递给她,"喝点水。"
她接过水囊,小口啜饮。水温润清甜,比她平时喝的茶水还要甘美。她这才注意到,少年的手指修长干净,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一看就是读书人的手。
"谢谢……"她小声道谢,声音因为太久没说话而有些嘶哑。
少年在她对面蹲下,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这么晚了,你怎么一个人在外面?家人呢?"
陈凝雪低下头,不知该如何回答。她不想回陈家,可又无处可去。
见她不语,少年也没再追问。他抬头看了看月亮:"今晚月色真好。我每次从书院晚归,都能看到这么美的月亮。"
他顿了顿,"你要是没地方去,我可以陪你说说话。等天亮了,再想办法。"
陈凝雪悄悄抬眼看他。月光下,少年的侧脸线条柔和,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不知为何,她突然觉得安心了许多。
"我叫凝雪。"她轻声道。
少年笑了:"好名字。"
随即,他又从书箱里取出一本书,"我正好带了本《唐诗选》,要不要听我念几首?"
陈凝雪点点头。少年翻开书页,清朗的声音在夜色中缓缓流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一首又一首,少年的声音像一泓清泉,洗涤着陈凝雪心中的恐惧。不知不觉间,她靠在了墙边,眼皮越来越沉。
"睡吧,"少年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我守着你。。。"
"大姐姐!大姐姐!"
杨二娘的声音将杨大娘子从回忆中拉回现实。她这才发现,自己已经站在茶肆门口发了好一会儿呆。
"你怎么了?从刚才回来就一直心不在焉的。"二娘轻轻凑了过来,摸了摸她的额头,"脸怎么这么红?"
杨大娘子轻轻拨开妹妹的手:"我没事,可能是太阳晒的。"
她推开茶肆的门,熟悉的茶香扑面而来,却无法驱散她心中翻涌的思绪。
那个夜晚之后发生了什么?少年在天亮前将她送到了尼姑庵门口,说这里的主持是他的远亲,会照顾她。
他临走时,她鼓起勇气问他的名字,他却只是笑着摇摇头:"有缘自会再见。"
这一别,就是八年。
八年来,她从陈凝雪变成了杨大娘子,从深闺小姐变成了点茶娘子。但她心底始终珍藏着那个月光般的少年,记得他低头念诗时垂下的睫毛,记得他递来包子时温暖的笑容。
"柳行舟。。。"杨大娘子轻声念出这个名字,心跳突然加快。她想起刚才在人群中看到的那个低头瞬间,与记忆中的少年何其相似。
"大姐姐,你在嘀嘀咕咕什么呢?"四娘从厨房探出头来,"快来帮忙,槐花糕要压成型了!"
杨大娘子应了一声,挽起袖子走进厨房。手上的活计可以让她暂时不去想那些纷乱的念头,但心底的疑问却挥之不去:
如果柳行舟就是当年的少年,他认出她了吗?如果认出了,为何不说?如果没认出……她又该如何开口?
木制的糕点模具在手中转动,洁白的面粉在挤压中飞向空中,就像她此刻的心情,千丝万缕,理不清,又剪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