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非梧不栖 > 8090(第29页)

8090(第29页)

郑远持沉默。

书房里的气氛突然压抑,严子确适时站起身来,朝着二人拱手。

“下官还要回进奏院等待圣人传召,不能多待了。”

郑远持抬头看他:“这个时辰了,圣人晚上也不会再传召外臣入宫,不留下用个饭再走?”

严子确礼貌拒绝:“不了。陇右军情复杂,学生还要回去整理一下,以便应对陛下询问。给您和杜大人的节礼已经放在前厅,不成敬意。”

“我们之间,这些虚礼不必的。”

“这是小辈该做的,不能不讲礼数。”

“椒椒在凉州时,还多托赖你照顾。在老夫看来,倘若这丫头也有意,你们二人我是不反对的,可……”

当着亲家的面,郑远持叹了口气,“解除婚约一事,实在是对你不住……”

严子确笑了起来,语气和煦:“老师这么说,便折煞我了,本也是举手之劳,我一介鳏夫,老师不嫌弃我带累四姑娘的声名已是高看了,谈何抱歉?”

郑远持站起来,拍了拍严子确的肩膀:“你师娘颇为过意不去,你远在凉州极边之地,家中需有人操持,说要替你寻个合意的人——眼下是忙不开了,等来年春日花朝节宫宴上,在未出阁的贵女中物色一番吧!”

严子确只是温和地笑了笑,不再多说什么,拱了拱手便转身离开。

杜昌益望着严子确离去的背影,半晌没头没尾地感叹了一句:“还好谌然娶了绵韵!看你替四丫头操心的样子,她的终身大事眼下可比漕运还让你头疼吧?”

郑远持乜他一眼:“什么叫‘还好’?我的椒椒是随便什么白脸小賊就想娶走的么?”

杜昌益身为他的亲家,说话也没那么客气,哼哼了两声:“这回只怕不是白脸小贼,而是窃国大賊……”

郑远持被他噎得脸色发青,半天没说得出话来。

第90章吾念椒椒:别经数月,思何可支。

杜昌益回忆起今日朝上的事,语气严肃了些。

“房速崇的人带头弹劾,称叔山寻和叔山梧父子为‘二凶’,又说叔山梧‘桀逆有素,猃顽叵当’,说到底,还是你那准亲家太过嚣张……”

“谁说他是我准亲家?!”郑远持听他这样的说法,实在是浑身难受。

“往常这种时候,你早就站出来表明立场了,为何今日房党弹劾叔山寻父子,圣人看你那一眼已经颇为明显,对叔山氏群起而攻之才是陛下想见到的场面……”

杜昌益不解道,“老兄你当时为何一言不发呢?我都替你冒冷汗!”

郑远持沉默,一时没有说话。

自舜德帝登基以来,朝廷为了遏制一家藩镇独大,将中洲六道的兵力分散到各地。从怀光帝时期的北境四大军镇,到了眼下九节度割据的局面。为了支撑庞大的军费开支,又要在四境虎视眈眈的番邦面前打肿脸充胖子,大祈国库基本已经被掏空。

在这样的节骨眼上,太子李德音却建议舜德帝设计以和亲为由挑衅图罗,又在和藩使与鹘国谈判之际,调六路大军进攻碎叶。

郑远持反问:“难道你也认为,朝廷在此时四处树敌,是对的么?”

杜昌益换了种神色看向郑远持。不知是不是错觉,近来他总觉得自己这位老大哥苍老了许多,和往常游刃有余的样子大不一样。

他沉默一会,道:“我记得你曾经对我说过:国公府轻易不会插手大祈军务。为何这一回却违背自己的准则,公然在西征一事上违拗圣人的意愿呢?”

郑远持眸色微沉。

“你为相已有二十载,作圣人的左膀右臂,一向深谙处世之道。老弟我从不曾见你在御前如此直言不讳,表达对朝廷用兵的看法。”

杜昌益心中实则也明白,这并不代表郑远持对皇帝登基以来的诸多举措没有异议。

为了迎合好大喜功的新帝,郑国公为提振大祈经济而绞尽脑汁,纵然房党指责他“勾结江南地方,豢养硕鼠巨贪”,但在他坐镇之下,不断有白花花的银子充入国库,好歹能让那帮人闭嘴。

这些年杜昌益身为郑远持的好友兼同僚,眼睁睁看着他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染霜。明明是该激流勇退的年龄,这亲家却突然刚直了起来。

结果就是皇帝在金殿上大发雷霆,扔下一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郑国公老矣,不堪为谋!”

皇帝何曾以这样的语气和郑国公说过话?此言一出,众臣皆是心惊。

杜昌益本欲出言支持郑远持,看见舜德帝的脸色,迈出一步的腿也默默收了回来。

“砾金台事变,你觉得叔山寻没错。”杜昌益抿唇半晌,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此事不应以对错简单论处,”

郑远持深深看了他一眼,沉声:“倘若是你站在叔山寻的角度,自己为国守境,儿子却被他们用作棋子不顾死活,你还会为这样的朝廷卖命么?”

杜昌益神色一凛,难以相信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会是从一向老成持重的郑远持口中说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